首页 > 西宁线路 > 文字

外国留学生走进贵德松巴民俗文化村

时间:2017-08-06 | 来源:西藏在线 | 作者:贾璞玉

  8月4日,参加“2017•外国留学生中国西部行——走进青海”活动的外国留学生们来到了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贵德县松巴民俗文化村了解藏民族文化习俗并进行采风创作。

  贵德县尕让乡松巴村距县城约30公里,是因李家峡水库建设需要,搬迁后形成的一个藏族村庄。“松巴”为藏语,意为“三沟之口”,黄河就在这个藏族村落旁日夜奔流。黄河流经此地,原本湍急的河流变得异常平静,宽阔的河床,整齐的田地,百年古杨的“神树”、“神泉”形成一个天然池塘,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没有污染。

松巴村的“神泉”,“神泉”形成一个天然池塘,景色静谧。(贾璞玉 摄)


松巴村的“神树”,古树长势依然很好,并不需要特别的维护,被村民供奉为“神树”。(贾璞玉 摄)

  松巴村除了有美景外,更吸引人的便是各种藏式风情。全村共有89户,327人,99%是藏族。村子里的房屋都是风格统一的藏式房屋,院墙用土砌成,屋檐嵌有雕花,极为精致。游客来到这里可以欣赏藏式民居,品尝藏式餐饮,观看藏式婚俗,这构成了松巴村一道传统文化大餐。2013年底松巴村入选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

村民仁青 (焦飞 摄)

松巴村村民仁青家的外景(马阳阳 摄)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藏族人民的生活,采风团的留学生们来到村民仁青家里参观。53岁的仁青操着不太流利的汉语普通话,非常热情地向留学生们介绍家里的情况,回答留学生们的问题。仁青说,家里的房子是典型的藏式风格,房体是由松木建成,共有5个房间,两侧的房屋建了差不多有20多年了,中间的房子是5年前新建的,新建的这个用了差不多80多万。家里一共有七口人,现在是大儿子一家四口住在这里,自己住在老房子里,另外还有一个女儿在西宁开餐馆,一个儿子在其他地方上班生活。自己平时种地,但现在开始做藏家乐了,把家里空着的屋子充分利用起来,接待各方游客。

松巴村村民仁青家的藏式房屋一角(马阳阳 摄)

  来自丹麦的清华大学留学生梁丽妮非常兴奋,说她这次来青海,不仅第一次见到了少数民族的人,还第一次来到了少数民族的家里。她跟贵德县县委干部才让聊得很开心,并告诉才让说,她觉得这个村子环境很好,将来会有很好的发展。

 

来自丹麦的清华大学留学生梁丽妮与贵德县县委干部才让交流藏族文化和习俗(贾璞玉 摄)

  藏式的建筑、藏族的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深深吸引着采风团里的所有留学生。留学生们在仁青家第一次见到了糌粑、青稞面、曲拉,并知道了青稞是高原地区特有的一种谷物,知道了曲拉是把奶提炼成酥油,将上面的油分离出来之后,再将底下的东西在锅里熬,熬成后又到太阳地下晒制而成。

  

分享到: